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最后一定会形成“马太效应”,“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
2018年11月16日,国际顶刊《科学》罕见发表了一篇评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的社论。文章称,基金委从2018年下半年开启的全方位改革“反映了全球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式近年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跨学科研究凸显重要性”。
特约评论员 管姚:你的观察很敏锐。我留意到一个细节,甚至今天还有自媒体做起了翻译版本评点,对比诸如“隔岸观火”、“拱火浇油”及“趁机牟利”的金句提法,哪种翻译更贴切,更精准。博主的结论是,对照英国BBC同题报道,今天《华盛顿邮报》的转译版本完胜:China would neither watch the fire from afar,nor add fuel to the flames,let alone exploit the situation for profit。在我看来,美西方媒体的这种关注报道热度,正是大国分量大国影响力的具体折射。 《2022世界界杯时间》 中英及中欧之间这种不舒适的磨合阶段看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欢迎克莱弗利演讲中的积极表态,至少从中看到了中英关系转圜的一丝可能性,但对其将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到对华政策上持观望态度。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克莱弗利及其他欧洲政客一个隐患,即他们必须严格践行一中原则,决不要介入、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对华理性,伦敦能否真正回归?)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列车抵达武昌站时,出站口人潮涌动。与前两年出站旅客排队等候做核酸不同,如今,这里是各种各样的旅行团接站人员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