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的贡献远远高出整个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4.0%,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5%。造船业更是一枝独秀,《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0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2.9亿元,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5亿元,同比增长70.0%。
即便是中国保温杯龙头企业,品牌化的升级之路仍然是艰难的。总部在永康的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温杯上市第一股,于2011年上市。作为保温杯行业领头羊,哈尔斯在行业里无人不知,但目前自有品牌也只占销售总量的30%左右。
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全球活跃船厂仅剩351个,明显少于上一轮产业周期高峰时的1017个。目前,中韩两国已成为主要的产能提供方,2022 年中韩两国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整体造船完工量的75%以上。《世界杯在哪里可以下注》 船舶行业被政府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中国造船产能严重过剩”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当时中国主要以附加值较低的散货船船型为主,世界占比高达70%。而韩国新船订单中,“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这三大船型分布比较均衡,且LNG/LPG、大型钻井装置等高端船型的份额较大。
1978年后,中国船舶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设备进口等多种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按照“推船下海”的指示,在国内无路可走的中国船舶工业要去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问题是突破口在哪?
在过去,哈尔斯工厂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都是人,现在人员精简,生产工序也逐渐“由长变短”。吴兴介绍,通过工序整合,在不影响成品的前提下,流水线上的工序减少,所需工人数量减少,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