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QQ:165687462 | 合作热线:0755-836927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深圳资讯 | 娱乐星闻 | I T资讯 | 名企之窗 | 深圳教育 | 旅游资讯 | 社区活动 | 美食乡村 | 公益活动 | 时尚奢华 | 品牌消费 | 数码电子 | 体育快报 | 汽车之家 | 房产家居 | 女性母婴 | 健康养生 | 智能科技 | 文化艺术 | 深圳交通 | 原创活动 | 最近更新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南山 > 深圳资讯 > 深圳头条 > 正文
总理话锋隐藏的重大政策信号!
阅读 2007/11/6 7:22:16来源:szol.net 作者:牛海滨

提要:温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期间,话锋罕见的直指内地股市增长很快及防止股市泡沫,这实际上表示最高层对快牛持续演绎下的资产泡沫化已经失去耐心!其中隐藏着重大的政策信号!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六次会议期间表示,内地股市增长很快、强调要防止股市泡沫。温总理的讲话实际完全确立了政策面调控股市过热的意图,是最高层对快牛持续发展失去耐心的明确信号!而温总理强调要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控,意味着可能将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而这会不会是管理层在考虑通过部分国有股大非套现来抑制市场过热的前奏呢? 

    一,温总理话锋罕有的直指股市泡沫--政策调控股市的重要分水岭!

    温家宝3日表示,内地股市增长很快,防止股市泡沫,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要大起大落将是十分艰巨的。温总理罕有的针对股市泡沫的上述表态,实际上是从最高层角度明确了政策面将进一步加强对市场调控的意图。

    实际上,我们看到作为国家总理而言,一言一行对相关方面的影响都十分巨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总理不会轻易的对股市发表有明显倾向性的看法,而本轮牛市从千点至今,虽然不同的部门都站在各自的角度表述了对股市的明确看法,但是温总理始终是三缄其口。而在目前股市指数越走越高,各种政策工具难以抑制快牛持续发展的现阶段,温总理话锋直指股市,实际上就代表了最高层对股市过热、资产泡沫化风险日益增大已经越来越重视。 

    总体上,我们认为考虑到其影响力,做为一国总理一般不会对股市随意发表言论。目前温家宝总理话锋直指股市泡沫,其背后是最高层调控股市意图完全确立,政策面对快牛的持续发展失去耐心的一种信号!这很可能成为政策调控股市的一个重要分水领!

    二,一系列政策面消息都空前一致的包含调控意图

    而今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面消息都包含了管理层调控股市的意图,实际上是和温总理讲话保持高度一致。

    证监会基金部4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就严格要求基金有效扩大销售规模。是出于目前基金规模扩充较快,对基金和市场造成风险的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则表示,当前税收好、股市好,应当抓住机会,划拨一部分国有股权,充实个人账户,解决社保欠账。在这句话中提及利用股市好的机会划拨部分国有股权,包含着明确的减持部分国有股意图,这种具体政策意图影响实际上不可小视。

    另外,人民日报提及壮大大盘股队伍,以及央行吴晓灵强调继续运用准备金率工具控制流动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强调要对股市等资产价格进行调控的意思。

    三,总理强调用“市场的办法”调控,管理层将动用什么样的政策大棒?

    温家宝指出,政府要采取其他方法对股市进行调节,“这种方法不是行政的办法,而是市场的办法”,总的目的是让股市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状况,不使其大起大落,“股市的波动牵扯国家的经济和股民的利益,我们随时关注”。

    温家宝总理所指“市场办法”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的?这一点对于目前市场走势的分析尤其关键。

    我们认为,前期管理层关于市场过热的一系列警告(比如强调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对基金违规问题的监管,更多是属于行政方面的调控措施。这种调控手段的主要问题是效果不理想,对市场影响有限,已经难以遏制快牛的持续发展。并且行政调控市场往往可能让政策市的痕迹更为浓重,带来很大的社会压力。

    而市场化的手段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改变供求关系是市场化手段的核心内容,比如控制基金规模的扩大及加快大盘股的发行,一方面是减少资金的供应,另外一方面是加大大盘股的供应。这种通过供求关系来调控市场,就很可能是温总理口中所指的市场化调控手段的具体体现。

    也就是说,最高层可能认定通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来调控市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手段。而下一步的关键则可能是进一步收紧资金,并且加大流通股的供应量!

    站在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充分关注管理层是否会考虑通过减持部分国有股大非已流通部分来降温市场。

    首先,对基金规模扩大控制和加速大盘股的发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实践证明这类调控手段对完全抑制目前股市过热有点捉襟见肘,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下半年本币升值可能加快,热钱流入可能加速的背景下。

    其次,无论是国资委、还是社保等部门,可能都愿意通过减持部分国有股大非已流通部分来兑现一定利益,从利益角度来看大非减持已无障碍。而大非已流通部分的减持也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那么,最高层如果下定决心要调控股市的过热,在之前各种调控工具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完全不排除可能推出国有股大非已流通部分的减持。一方面这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也和部门利益不相抵触,而这一手段对快牛的压力将可能相当明显。

    另外,考虑到减持国有股对股市所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牵涉各方面的利益较为复杂,估计管理层在初期可能是进行一个小范围内试点性安排,等待市场的反映以观后效。毕竟将市场打回熊市也不完全符合管理层的政策意图。

 

 

 

相关资讯:

·推荐深圳网站1 (2007-11-5 12:34:08)
·华为回应员工辞职事件 (2007-11-5 11:49:53)
·地铁工程招标再遭质疑 (2007-11-5 11:43:33)
·中石油登陆A股引三大悬疑 (2007-11-4 20:15:5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7-2019 www.szol.net 深圳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15080520号